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尔豪森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科技组 | ![]() |
施瓦本城邦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注释
|
![]() |
+15% 人力恢复速度 −15% 雇佣兵维护费用 |
![]() |
+25% 改善关系
|
![]() |
|
米尔豪森(英文、法文:Mulhouse,米卢斯;德文:Mülhausen)[1],位于南德意志地区,是一个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共和制国家,拥有一个省份。它拥有一项专属成就。
米尔豪森与其它没有独立任务的施瓦本国家共用一组通用任务。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随着最后一位霍亨斯陶芬公爵康拉丁在1268年被处决,曾经的施瓦本公国也被终结了。自此,许多州、主教区和自由市占据了本属于霍亨斯陶芬家族的领土。但这些小政权经常无法保卫他们自身,因此,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有了施瓦本的大部分领土,并称其为「前奥地利」。如果我们想终结这种行为,就必须重新统一施瓦本。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 decision factors: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权重:
鉴于 米尔豪森在若干的施瓦本小国中并不具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可玩性,因此以下攻略将主要以完成成就“全都好起来了,米卢斯”为目标。
成就要求玩家通过帝国分权化改革,但 米尔豪森开局却是一个共和制国家,如果想要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必须通过降低共和传统来成为一个君主制国家。为了降低共和传统,玩家需要尽可能地让执政官连任、在事件中选择降低共和传统的选项,此外,建议政府改革的第二层选择“政治王朝”,该改革将会允许统治家族连任,加速共和传统的降低。
开局时设 斯特拉斯堡和
巴登为宿敌,召开阶层议会,有概率接到征服他们的任务,没有接到的话就自己造宣称吧。在最初的几个月里观察一下周边的外交局势:如果这两个国家与大国结盟,建议重开,如果
奥地利觊觎你的领土,建议重开,如果
勃艮第与太多国家结盟或是与某个大国结盟(将导致玩家更难继承到勃艮第的遗产),也可以考虑重开。
开局时玩家的体量太小,又不能王室联姻,与 奥地利结盟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依然要经常派外交官去与
奥地利改善关系,否则他有可能对玩家发出警告或是在战争时勒令停战。
斯特拉斯堡可以考虑附庸,但
巴登则必须吞并以打开扩张通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在此之前与
奥地利结盟(难度较高),就不得不承受非法领土的惩罚。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玩家要经常性的查看周围各国的外交状态,寻找扩张的时机。 普法尔茨有可能在开局时就结盟,但更多有价值的盟友则需要玩家拥有一定的体量后才能结盟到。
关于转为君主制的时机,大致可分为三种:迅速转为君主制并在宗教改革前成为皇帝、较迅速地转为君主制并在宗教战争后成为新教皇帝、不急着转政体并在宗教战争后成为新教皇帝。
关于转政体的时机:转君主制最大的好处在于有机会通过事件链“勃艮第的遗产”来极大地增强国力,还能够通过王室联姻来结盟上一些大国,保持共和制最大的好处是能提供比较多的君主点数与较快地进行政府改革。
关于抢皇位的时机:要么在1500年新教出现前成为天主教皇帝,要么在1550福音派联盟后成为新教皇帝。1500年前成为皇帝,玩家还有机会消弭宗教改革的影响,彻底抹除掉那些改革中心;1550后再当皇帝可能是一种竞争不过 奥地利或是面对宗教改革无力回天时的无奈之举,因为玩家浪费了数十年的宝贵时间,帝国境内的宗教分歧也并不比先前好太多(因为有大量改革宗诸侯的存在)。在两者之间的时间段得到皇位虽然多少能增加自身国力,但对成就的完成帮助可能并不大——帝国境内的异端诸侯已经多到让帝国权威飞速下降,即使去除掉宗教中心后也很难完全将所有诸侯带回正信,还面临着接盘失败被福音派联盟宣战的窘境。
福音派联盟会在1550年后任一选帝侯改信新教或改革宗时发生,即使那个选帝侯是皇帝的盟友或附庸。更多关于应对宗教改革的策略,可以参考 奥地利的策略。
降低共和传统以改变政体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在改革成一个伯国时,玩家应该已经有了数个省份,一两个靠谱的中体量盟友,开启了外交理念组。玩家应设法通过王室联姻与 奥地利、
波希米亚、
勃艮第、
法兰西、
波兰等国结盟,具体选择哪个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勃艮第的遗产不是一个很好控制的事件,但对于我们的扩张而言又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努力向幸运女神祈祷吧。对于做好了SL准备的玩家,在此也提供一些要点——事件的前置条件为勃艮第的第二任君主(开局时为
勃艮第的继承人)没有继承人、继承人宣称弱、继承人为女性。此外,请注意要由我方主动联姻
勃艮第而非接受对方发来的联姻请求,否则当其君主死亡、事件发生时
米尔豪森和
勃艮第将不处于王室联姻状态,不会有由我国继承勃艮第的事件选项。继承
勃艮第后玩家如果不是皇帝,皇帝很大概率要求我们归还低地,但似乎只要保持较好的关系,即使我们拒绝也不会被皇帝宣战,这可能是一个bug;相反地,
法兰西则是几乎一定会开战,即使他是玩家的盟友,请提前结盟好几个大国来打赢这场防御战。
即使在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之后,玩家也应该注意对自身国力的提高,而非单纯地稳定神罗内部,适当地吃地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玩家应考虑成立为一个理念和任务树更优秀的国家。
米尔豪森的主流文化是施瓦本,能够成立
施瓦本,但
施瓦本的理念和任务树不够丰富和强大,玩家或许该考虑转换主流文化。
注意,一些国家被设定为特殊的德意志地区国家(参见可成立国家),彼此之间不能互相转换,例如,成立 施瓦本后不能成立
奥地利。
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后会成为日耳曼文化组的文化母国,无法将主流文化转换到同文化组内的文化。这有若干解决办法:先将主流文化转换至另一个文化组,再转换到目标文化,例如施瓦本-勃艮第-巴伐利亚,显然,这需要大量拔直辖,将耗费很多行政点数;或者玩家可以在成为皇帝之前就转换掉主流文化,这个办法主要难点在于缺少皇帝加成的 米尔豪森如何吞并掉足够的目标文化省份而不被非法领土和包围网;再或者可以丢了皇位再抢回来,但操纵选票对玩家的游戏水平有一定要求。
在几个德意志文化的国家中,成立 奥地利应该是对完成成就最有帮助的——其国家理念提供了改善关系、外交声誉、帝国威望增长的加成,而且其任务树开头部分就能给予玩家对
波希米亚和
匈牙利的联统CB,任务树的中后段还能谋求
波兰(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王位。
巴伐利亚是一个更保守的选择,其任务树给予了对
普法尔茨和
勃兰登堡的王位宣称,这是两位选帝侯。
尼德兰是一个理论上不需要战争就能完成的选择,只需要玩家有足够的运气继承勃艮第的遗产,其理念尚可,玩家可以考虑向新大陆与不列颠岛扩张。要注意,如果成立
尼德兰时玩家不是选帝侯或皇帝,玩家将退出神罗。
当然,玩家也可以考虑成立一个非德意志文化的国家;同样地,如果玩家不是选帝侯或皇帝,玩家将退出神罗。
与集权制改革不同,分权路线对皇帝的提升更小,加之玩家是中途接手神罗,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神罗诸邦,毕竟 法兰西、
丹麦、
波兰甚至是
奥斯曼都常对神罗垂涎三分。建议先通过中立线的“永久地禁止复仇”再推进分权改革,否则很难阻止神罗内部的互相兼并。
第一个理念组推荐外交理念组,无论是扩张时避免包围网还是抢皇位都很有用;数量理念能提升玩家的陆军规模,但如果玩家成功当上皇帝并继承了勃艮第,其作用可能没那么大(但依然值得考虑);当玩家还保持着共和制时,功能全面的财阀理念组也是值得考虑的。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北非 | ![]()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近东 |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美洲 | ![]() ![]() ![]() ![]() |
墨西哥 | ![]() ![]() ![]() ![]() |
北美东北 | ![]() ![]() ![]() ![]() ![]() ![]() ![]() ![]() ![]() ![]() |
北美东南 | ![]() ![]() ![]() ![]() ![]() |
北美中西部 | ![]() ![]() ![]() ![]() ![]() ![]() ![]() ![]() |
部落联盟国家 | ![]() ![]() ![]()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 ![]() ![]() ![]() ![]() ![]() ![]() ![]() |
海盗共和国 | ![]() ![]() ![]() |
南美北部 | ![]() ![]() ![]() |
安第斯山区 | ![]() ![]() ![]() ![]() ![]() |
南美东部 | ![]() ![]() |
南美南部 | ![]()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 |
澳大利亚 | ![]() ![]() ![]() ![]() ![]() ![]() |
南太平洋 | ![]() ![]() ![]() ![]() |
北太平洋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